转眼间,小R服役已经四年多了。四年前的今天,盯着一堆配件兴奋地搓手手,趁着国庆长假,壮着胆子自己动手给小R装了个前置摄像头,具体见当时的论坛精华

刚装上时的前置摄像头。时间:2014年国庆节

没开车灯的效果,摄像头似乎自带图像增强

地库效果,就像得了散光。

白天效果,已经基本看不清楚东西了。
直到前一阵,连续黑屏了一周,那怎么办?咬咬牙换呗,趁这个机会,索性把左右侧视都装上。
于是就在马云爸爸家一阵找。根据前一次的教训,这次一定要一家搞定,打死不破线。
看来看去最终选了7寸可录像主机+双侧视+前视,点烟器取电,如下图所示:
于是就在马云爸爸家一阵找。根据前一次的教训,这次一定要一家搞定,打死不破线。
看来看去最终选了7寸可录像主机+双侧视+前视,点烟器取电,如下图所示:

就像所有段子里描写的那样,在收到快递的当天,已经罢工一周多的旧摄像头”噌“的一下又亮起来了。
你特么逗我?
为了防止这家伙再闹脾气,索性趁着国庆长假,就把新摄像头套餐给装了。
由于结构和走线等和原来大致相同,这次就不过多叙述了,想知道更多详情的请结合上一个帖子一起看 ^_^
你特么逗我?
为了防止这家伙再闹脾气,索性趁着国庆长假,就把新摄像头套餐给装了。
由于结构和走线等和原来大致相同,这次就不过多叙述了,想知道更多详情的请结合上一个帖子一起看 ^_^
二、安装前置摄像头
开工嘛,我们要选个黄道吉……算了,择日不如撞日,就2号吧。
前一天晚上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准备好,清单如下:
1.摄像头套装(如上图)
2.辅助工具:黑色玻璃胶及胶枪、大包湿巾、尖嘴钳、螺丝刀、热缩管、打火机、电工胶、手套、水
吭哧吭哧扛到车上,还好是点烟器取电,直接做了个简单的联调,看看摄像头和显示屏是否正常。
结果还真发现这商家把CH3和CH4输入的标签贴混了 >_< 反正就我自己用,算了。
比较***的是,这个前视头看起来略渣,画质和视角都和原来的超广角没得比,凑合用吧。
前一天晚上把大包小包的东西都准备好,清单如下:
1.摄像头套装(如上图)
2.辅助工具:黑色玻璃胶及胶枪、大包湿巾、尖嘴钳、螺丝刀、热缩管、打火机、电工胶、手套、水
吭哧吭哧扛到车上,还好是点烟器取电,直接做了个简单的联调,看看摄像头和显示屏是否正常。
结果还真发现这商家把CH3和CH4输入的标签贴混了 >_< 反正就我自己用,算了。
比较***的是,这个前视头看起来略渣,画质和视角都和原来的超广角没得比,凑合用吧。

地库实在太暗,所以今儿一早,直奔文化艺术中心停车场,找了个有树荫的角落开搞。
先把原来的摄像头及连接线拆掉:
先把原来的摄像头及连接线拆掉:

最后看一眼老家伙,外壳上部的黑漆已经被岁月的昏沙完全磨秃了。
对,就像我的脑门一样闪闪发光。
对,就像我的脑门一样闪闪发光。

撬开仪表台左下方的电路盖板,解开原来捆扎好的一堆电线。

准备对接显示屏,拆开这个奇葩A柱盖板,把显示屏的输入线从中控台空隙中放下去。

由于这个7寸屏支持四分屏,因此输入线比较粗,还带四个航空接头+一个电源接头,所以需要伸手进去辅助一下,把线头拉出来准备对接。

请忽略混乱的施工现场。
原先五寸屏安装在A柱旁,现在改七寸屏后,比划了半天,最终决定装在中控台中间出风口处。
还好这个硕大的出风口本来就只有左半边是真正的出风口,右半边是装饰。
原先五寸屏安装在A柱旁,现在改七寸屏后,比划了半天,最终决定装在中控台中间出风口处。
还好这个硕大的出风口本来就只有左半边是真正的出风口,右半边是装饰。

再次测试了前视头的工作情况,通电点亮后,开始实际走线。
由于新的线是4pin宝马头转4pin航空头,只能把就得线连同原来的黄色波纹管一起拆掉,新线套上热护套,按原来的走线方式,从翼子板缝隙塞进去,然后从前盖铰链处伸手进去抽出来。
由于新的线是4pin宝马头转4pin航空头,只能把就得线连同原来的黄色波纹管一起拆掉,新线套上热护套,按原来的走线方式,从翼子板缝隙塞进去,然后从前盖铰链处伸手进去抽出来。

图中右侧这条沿机舱走线的白色管子就是热护套,坑爹的是短了一米左右,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疯狂的石头》里的那个奸商,”我顶你个肺啊“。
还好原来黑色的波纹管还在,套上继续用吧,就是丑了点。
还好原来黑色的波纹管还在,套上继续用吧,就是丑了点。

还是老线路,从机舱锁前方的缝隙放下去。

从老位置引出来。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在摄像头后面打上了玻璃胶防水。
而且,由于这个摄像头视角较小,为了减小盲区,只能往前倾斜。
而且,由于这个摄像头视角较小,为了减小盲区,只能往前倾斜。

需要注意的是,摄像头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前盖+L型支架+主体,工厂装配时不是完全水平的,需要旋松前盖,根据情况调整,然后再紧固。

调整好摄像头后,开始规范走线,该隐藏的隐藏,该捆扎的捆扎。

隐藏好走线的机舱。4年的小R还算整洁吧 ^_^
三、安装侧视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安装好之后,开始倒腾左右两个侧视摄像头。

为了省事,用的是可以调节方向的外置摄像头。

核心部分是个合金球体,外侧主体结构是软胶。
为了加强防水,也为了防止摄像头角度变动,在贴上去之前,将中央部分灌满玻璃胶。
为了加强防水,也为了防止摄像头角度变动,在贴上去之前,将中央部分灌满玻璃胶。

安装指南和买家秀基本都是将摄像头安装在后视镜最外侧,但是考虑到后视镜经常需要折叠,在尝试过后,决定还是装在后视镜底座上。走线部分套上卖家附赠的保护管(看了一下,其实是φ5.5的热缩管加上了3M胶),然后沿着三角窗下缘转入车内

贴好后,打上玻璃胶,看起来比较不那么突兀。

外观如图。

通电,左侧摄像头点亮。

对照实际情况。

同理,找个差不多的角度,把右侧摄像头贴上。

根据屏幕显示情况,调节两侧摄像头的视角,尽量做到对称。

扒开车门密封条,将侧边摄像头的线从缝隙中引入车内,将密封条重新压回去。虽然没法压平,但是关门不受影响。

感谢一汽丰田的灵(粗)魂(旷)装配,从中控台引上去多余的线可以藏在中控台下面的大缝隙里。

通电,看看三个摄像头的情况,准备复原。

将每根信号线加上标注,空余的CH4插头用电工胶缠好。

将显示屏的地线与车体框架上的金属部件相连并固定。

准备捆扎,整理好后塞回中控台里,盖上盖板。

显示屏放置在中控台上,底部贴上两条3M双面胶固定。
由于输入线很粗,刚好可以拿来做支撑,因此后面暂时不用其他支撑结构。
输入线用附赠的电线卡子卡好,沿中控台走向挡风玻璃下方。
再次感谢一汽丰田的巨大缝隙,粗壮的输入线可以直接塞到中控台里面隐藏起来。
由于输入线很粗,刚好可以拿来做支撑,因此后面暂时不用其他支撑结构。
输入线用附赠的电线卡子卡好,沿中控台走向挡风玻璃下方。
再次感谢一汽丰田的巨大缝隙,粗壮的输入线可以直接塞到中控台里面隐藏起来。

再看一眼A柱,白色的就是侧气囊。

与盖板搏斗一阵,连锤带砸一阵狂虐,终于装上了!收工!

看一下最终效果。

看起来还不错,开心。
不过实际开上路后,发现左右两侧摄像头的角度不对,横向的视野太近了,基本到了车头侧边才能看到,需要调高一点。
不过实际开上路后,发现左右两侧摄像头的角度不对,横向的视野太近了,基本到了车头侧边才能看到,需要调高一点。

趁着玻璃胶没干,赶紧调整了一下,把侧视摄像头的角度抬高一些。但是受限于摄像头的视角宽度,已经是极限了。
车体和显示屏底边交叉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前轮着地点。
车体和显示屏底边交叉的地方差不多就是前轮着地点。
四、总结
由于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和教训,这次安装耗时比原来大大缩短,算上中午吃饭时间,总共九个半小时。
不过,肯定和专业人士没得比,这个速度在美容店里只怕会被老板当场开除吧,哈哈。
先用着吧,希望这套寿命能长一些。
以上。
不过,肯定和专业人士没得比,这个速度在美容店里只怕会被老板当场开除吧,哈哈。
先用着吧,希望这套寿命能长一些。
以上。
【内容来源于汽车之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