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缸中,机油和汽油以活塞为界,活塞上边的燃烧室是汽油,下边的曲轴箱是机油。但活塞毕竟是高速上下运动的,负责隔离的活塞环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在某些情况下,没有燃烧的汽油会挂在汽缸壁上,被活塞环刮到曲轴箱里,而缸壁上的机油被刮到燃烧室里也不可避免。

当汽油到了曲轴箱里,就会跟机油混到一起。在机油温度高的时候,汽油会蒸发出来,顺着“曲轴箱通风”到达发动机进气管,接着被送进燃烧室烧掉。而如果机油温度低,汽油挥发不了,就会在机油中积累;时间一长,机油里的汽油越来越多,机油就会被汽油稀释,出现明显的机油增多——所以,机油增多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机油稀释”,这也就是所谓说的一直在温度较低环境下低速行驶并走走停停所导致机油增多说法的原因。

虽然每次喷气缸壁上的油量看起来量并不大,但是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会喷射过量的燃油制造浓混合气,如果是在冬季或者气温更低的高寒地带,冷机运行时间更长,直喷发动机会喷入过量的燃油帮助燃烧,燃油喷雾附着在气缸壁上的现象就会有所加剧。

单单从发动机设计以及运转的工作原理上来看,虽然发动机在设计时,已经在活塞上通过活塞环最大程度的避免燃烧室和曲轴箱之间产生物质关联,但仍不可避免发动机在工作时,有部分可燃混合气和燃烧产物,经过活塞环由气缸窜入到曲轴箱内。而针对油电混动车型来说,发动机除了作为主要驱动力供给给车辆运行,还要将一部分动力输出给电池充电。而在冷机状态下,发动机会频繁的喷射更浓的混合气来拉高转速,导致冷机状态下窜入曲轴箱的液态燃油更多,这也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

当车辆频繁在冷机工况行驶时,是机油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短途冷车的情况下运行之后的发动机,把机油标尺抽出来,就会闻到一股很浓烈的汽油味。事实上,很多车型都会出现这种问题,尤其是在比较寒冷的北方。

说白了,机油增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汽缸壁上有没烧掉的汽油,二是发动机温度低,汽油混到机油里挥发不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
2.机油盖乳化和机油乳化不可混为一谈
目前网上曝出的机油乳化照片都是机油盖的乳化物,这和所谓机油乳化不是一个概念,不可混淆。发动机反复的在无法充分暖机(水温在 80 度以下)的状态(低速短距离,气温 10 度/30 分钟)下使用时,发动机内的少量的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到发动机机油里。

在机油加注盖内侧等部位会有乳化现象的发生。车辆中高速行驶后发动机充分暖机,随着发动机机油温度的上升,混入到发动机机油中的少量水分蒸发后,乳化现象就会消失。上述现象是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现象,不会影响发动机机油的润滑性能,也不会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