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刹车油?
刹车油又叫汽车制动液。对于最常见的盘式制动来说,当司机踩刹车时,从脚踏板上踩下去的力量,由刹车总泵的活塞,通过刹车油传递能量到车轮各分泵,使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达到降低车速的目的。

一般大部分汽车都是建议2年或者4万公里更换一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具体车型和刹车油的质量来决定,这个周期根据使用情况可长可短。

为什么要换刹车油?
其实就和你换机油一样,任何油品都是有有效期的,超过有效期继续使用的话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了。因为刹车油的吸水性是比较强的,而且刹车系统又不是完全密闭的,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刹车油含水量超标。而且使用时间过长的刹车油还会产生腐蚀性,这个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刹车油含水量超标会造成什么问题?
刹车油含水量超标之后,刹车油的沸点就被变低,含水量超标严重的可降低一百多度,而有些刹车油的的沸点也才不到200°,大家都知道,在汽车刹车时刹车系统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而这个热度会传递到刹车油,如果刹车油的抗沸点不够就会沸腾产生汽阻,造成刹车变软刹车距离变成甚至刹车失灵的情况。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不是说刹车油要两年换一次吗?我从来不换都没事?
首先我们上面讲了,刹车油虽然普遍建议2年或者4万公里更换,但是这个也是需要看刹车油质量和使用环境来看的。
而有些朋友是只在市区跑动,刹车时比较温和,刹车系统温度低,不容易导致刹车油沸腾,而如果是急刹或者长时间连续刹车的情况,刹车系统温度急剧升高时,刹车距离变长和刹车失灵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出现了。

所以靠谱的保养建议是:在厂家的建议要求下,在车子无异样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延长,但是也需要做好定期安全检查。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