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和复杂电磁干扰,在西北大漠快速反应,成功发射两枚新型导弹,精准命中几百公里外的蓝军多重防护阵地目标,有效瘫毁蓝军防御体系关键信息节点。此次发射成功拓展了火箭军新质弹头种类,提升了常规导弹多模精打、毁瘫节点、融合抗扰、先遣破敌能力,有力提升火箭军体系攻防水平。
宋忠平解读认为,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弹道导弹无疑。另外,西北大漠的气候气象环境比较差,“克服恶劣自然环境”恰恰说明我们的导弹不论在何种自然条件下都可以成功发射。“克服复杂电磁干扰”意味着,即便对方有强大的电磁干扰手段,可以扰乱我们的发射环境,意图削弱我们的导弹搜索、定位目标的能力,但我们的导弹仍可以精准命中目标。后续提到的“融合抗扰”也就意味着,这款导弹具备多种抗电磁干扰的手段和技术路径,确保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找得到、打得准。
除去电磁干扰外,目标周围所布置的防空导弹等物理防护手段,同样阻挡不了这款导弹。“命中多重防护的目标”意味着,哪怕目标周围部署有爱国者、萨德之类的防空系统,我们的导弹仍然能够命中,突防能力足够应对对方的防护手段。后续提到的“多模精打”,也正是说这款导弹可以采用多重制导模式打击目标。“从导弹外观可以看到,战斗部周围安装有一些小的尾翼就像弓箭的羽毛一样,这意味着这款导弹具备机动变轨能力,这对突防能力很重要。”
“命中几百公里外的目标”不一定代表这款导弹的射程上限,我们的导弹只是在演练中命中了几百公里外的目标,但并不一定只能打几百公里。报道里还专门提到,其针对目标是对方关键“信息节点”。所谓“信息节点”,即对方的雷达、指挥系统等信息中枢,“点穴”式打击这些节点,犹如在两人比武中击中对方的眼睛。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