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这种感观大于实用的观点我只能表示“呵呵”。

近期由于给车辆全车改色需要去车管所办理变更车身颜色的报备换证事项,我把平时被我打入冷宫的18吋轮毂配马牌轮胎换上了车,这是我这台豪行版的原配轮胎。平时经常看我出游贴子的车友不知是否有留意到,我发过的绝大多数长途出游的帖子里,车上用的都不是这套车轮,为啥?

不为别的,因为G10中配的韩泰RA08215/70R16C能带给我更高的舒适、静音及安全性,能让我在长途出行中更加省心。

G10自14年上市初期,当时顶配的豪华行政版车配的是与后来同尺寸型号的轮胎,但是载重系数当时是98V,而不是这种102H。因此早期G10顶配的马牌轮胎使用中出现鼓包、扎胎或意外破损的机会较高,当时那个型号的马牌轮胎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即使有价格也很贵。好在目前这种102H型号的马牌轮胎市场上开始比较多了,不过这样一条马牌轮胎至少也要八九百一条,但贵不等于就是安全与舒适的保障。

记得我的棕犀牛刚提车不久,还没上牌时就发现有一个车轮就开始慢漏气,几天就要补充一下轮胎气压,后来查出是这个轮胎上扎了一只小自攻钉,哎!好在可以补胎修复。后来改用16吋轮毂RA08 215/70 R16C韩泰加厚轮胎后,四五年都没有补过轮胎,即使胎面有异物扎入也不容易扎穿,省心多了。

这个就是G10原厂中配的16吋轮毂RA08 215/70 R16C韩泰加厚轮胎,也是我这台车近十三万公里行程中绝大多数时间所使用的轮胎。

前面说过,近期由于给车辆全车改色需要去车管所办理变更车身颜色的报备换证事项,我把平时被我打入冷宫的18吋轮毂配马牌轮胎换上了车。

有一天早上,儿子刚开车准备外出,还没出小区就看到仪表内出现了胎压报警提示。

具体查看,右前轮明显胎压过低,我们在轮胎表面反复检查了几遍都没有看到有扎钉或破损的情况,以为可能是小孩恶作剧,偷偷放过气了。重新打足胎压也没有听到轮胎漏气声,用用再观察,之后几乎每天这只轮胎都会少50kPa的气压,确认肯定是漏气了,但是又找不出有被扎钉的情况。

开车到附近找了间不大的轮胎店。

这里能换胎补胎,也能做四轮定位。

老师傅问清情况马上开拆。

灰犀牛修脚中。


先是在胎面喷肥皂水查了两三遍并没有查到有漏点,后在轮胎外侧胎肩气门芯位置附近找到一处很细小的漏气处,但是没有任何异物,也看不到有明显孔洞,漏气类似于螃蟹吐泡泡的节奏。


那天多亏是这位老师傅,又仔细再找了两遍,居然在气门芯附近的另一边又找到一个漏气点,与第一处情况一样,根本就看不出有孔洞,漏气量比第一处更细微,如果不是认真查找的确很难发现。






我选择内补,这样对轮胎的影响最小。

这是轮胎内的原厂胎压感应器,现在新车最低配置版本车型上也已标配,很有必要!




开始打磨第二个轮胎漏气点内侧。

补过的轮胎即使与轮毂之间的安装角度没有任何变化,也是需要重新做动平衡的。

动平衡机检测中。

动平衡左右各差10克,大于5克一定要修复处理。

内侧标定点加贴10克配重。

再试内侧已达平衡。

最终修复至轮胎内外侧都达到平衡,可以放心使用。


完工在望,补过之后经过一周多观察的确没有再有漏气的情况。



补胎过程中闲聊时,师傅说这类扁平比较大的轮胎侧面都比较单簿脆弱,即使用一支牙签都能将轮胎侧面戳破。




补胎完成,原车的轮胎螺母镀锌面已经开始发暗,没那么好看了。

看看我的应对之道,车轮立马精神了很多,值得推荐。
对于G10用轮胎没有经过调查、没有经过对比体验请不要断下结论,G10自重2.15吨,满载近三吨,不是普通小车用轮胎可比的。18吋轮毂马牌轮胎只适合城市优质路面,不太适合路况复杂环境使用的G10。燃油经济性、载重、避震、行车路噪、雨水天排水能力、抗冲击抗爆安全性等都不是很理想,只是为了满足眼球。G10在开发期的底盘调校标定、极限测试,及G10在汽车之家的最佳刹车(39.46米,配万力轮胎的精英版可能要近45米)及加速成绩测试时车辆用的都是16吋轮毂的RA08 215/70R16C的韩泰加厚轮胎,跑长途我还是会换用后者这套轮胎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