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苏检验检疫局获悉,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日前对3款中国产“RECARO”牌儿童座椅发出了消费者警告,生产商已对涉及产品采取召回措施。

据悉,“RECARO”牌型号为6136的座椅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可能会与底座分离,造成儿童受伤的风险;型号为6300和6303的座椅,安装的安全带调节器安全防护不足,车辆发生事故或突然刹车时,可能会造成安全带松动。
另据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消息显示,江苏倍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新近向江苏省质监局备案了召回。
召回涉及产品除了面料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外,还存在产品与其说明书中的明示使用条件不符,且产品说明书的警示内容缺失。以上问题可能导致误用及不可预见的伤害,存在导致儿童伤亡的潜在风险。
为什么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车辆内的安全带都是按成人设计的,仅适用于身高140cm、体重36kg以上的儿童。对于身高体形发展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若只使用车上安全带,当碰撞发生时,安全带有可能对儿童造成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反而会伤害宝宝脆弱的颈部,根本起不到安全功能。
根据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统计:使用安全座椅可以将冲撞意外事故中孩子的死亡率降低71%。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汽车未安装汽车座椅的婴童致死率比安装汽车座椅的要高出8倍,受伤率为3倍。
抱着宝宝乘坐时最安全吗?

非常不安全!实验表明,一辆时速50公里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一个10公斤的孩子会瞬间产生约300公斤的冲击力,大人根本不住,而且在大人撞向仪表盘或者挡风玻璃时,孩子会被夹在大人和缓冲垫之前,而被再次强烈撞击。
宝宝乘车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吗?
汽车的安全带是根据成人的身高和体重设计的,对儿童并不适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身体会因为惯性而向前猛冲,儿童未发育健全的骨骼和肌肉无法承受此时安全带对身体造成的束缚力。
安全带的肩带将直接勒住儿童的颈部,造成窒息危险,甚至会割伤到小孩,腹部也会对小孩造成比较严重的挤压。
我该买怎样的儿童座椅?

小孩从出生起到10岁左右(视乎身高体重),都要用儿童安全座椅。期间至少要2种,通常是3种不同类型的座椅。这三种是按孩子的成长阶段选择的,分别是:
初生期,0-1岁左右——使用反置式座椅或提篮;
成长期,1-12岁——使用最常见的儿童安全座椅;
8岁以后——可以不使用安全座椅,只用增高坐垫。
岁数只是参考,具体最准确的对应指标还是体重,所有安全座椅上都会有标签标明适用的体重范围。
什么品牌、什么价位的安全座椅好?
安全座椅是个大市场,我不敢说这市场“鱼龙混杂”,因为我确实没有亲身体验过很多牌子的产品。但是我作为一个爸爸,只用一个很简单的出发点去给出我的建议——安全第一,生命无价,儿童座椅是耐用品,值得一次性投资买好的。
要买到好产品,最简单方法是选择业内知名大品牌。因为儿童座椅涉及非常复杂的设计、研发和测试,大品牌的研发实力、经验积累、生产品质肯定要好过小品牌。
选好牌子基础上,可以通过比渠道、比价格方式,找价格最优的产品。海淘进口被认为质量有保证,但价钱也贵。有中国正规代理的大品牌,由于渠道铺设广,价格相对合理。有些大品牌本土化生产的产品,性价比会更高。
材质越硬越结实?

选购儿童安全座椅的目的就是为了儿童的安全性。而很多家长会误以为,材质越硬对于孩子的保护肯定越好,或者一些按压后变形但是恢复最快的产品对于孩子保护最佳。
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家长应该首选那些碰撞后形变严重的产品,变形严重并且不能迅速回弹恢复的材质,才能在碰撞后更好的吸收撞击力,避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因此挑选时可以用手指按压儿童座椅表面,凹陷处没有迅速回弹的产品更加值得推荐,那些材质很硬的产品反而不建议购买。
座椅接口全通用?
很多车主认为车辆安全座椅接口都是一样的,因此买座椅只要看看样式材质就可以了。
而目前市场中在售的安全座椅的接口分为欧标和美标,欧标接口两点固定,美标则为三点固定,车辆接口也不完全一样,一些车型还需要后加装一个卡扣才能正常安装座椅,因此购买时一定要了解车辆接口形式,避免无法正常使用。

ISOFIX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FIX",中文意思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固定装置。 ISOFIX分为通用型和半通用型座椅,适用0-18kg的,约4岁以下小孩使用的座椅。
针对装有ISOFIX接口的汽车,在安装时,你只需简单地将它插入儿童座椅接口,并使用支撑腿或顶部约束即可。现在市场上有售的ISO FIX座椅几乎适用所有04年以后生产的车辆。想知道你的汽车是否有ISOFIX接口,请查看自己汽车的手册。
宝宝乘坐安全座椅出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避免宝宝自行挣脱安全带,每次出行前,务必实现检查、确保那全带已经扣牢。
根据宝宝的成长状况,适时调节安全带的高度,最靠近幼儿肩部的穿孔是最好的位置。
每次使用时,要调整安全带的高度,尤其是胸前的安全带和婴幼儿之前的间隙,以超过成人手掌的厚度为准。
如果宝宝穿着太厚重的衣服,建议可以把外衣脱下来再乘坐。
【内容来源于汽车之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