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又可以叫做防冻冷却液,它根据成分不同分为很多类,包括氯化钙、乙二醇、甘油等,甚至我们平时经常会吃的蜂蜜配上水也可以做防冻液。不过,目前我国大部分销售和使用的防冻液,都是乙二醇水基型。
其作用是:在冬天防止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缸体;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有效防沸,避免出现开锅现象。
至于防冻液的作用,估计大多数爱车朋友都有所了解,它主要是为发动机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同时防止冬季管路内的冷却水结冰胀裂散热器,以及冻坏发动机气缸体。另外,防冻液还能为冷却部件起到防腐保护,是发动机不可或缺的一种液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加防冻液,下面我来给大家絮叨絮叨
汽车是如何散热的?

汽车的发动机可是个造热大户,一辆车所产生的热量基本上都是它造的(包括冬天车内吹的暖风)。说来也让我们人类惭愧,到今天为止人类制造的汽油发动机对于燃料的使用效率仍然很低,目前市面上的汽油发动机燃油效率平均只有25%左右。
下面这是一个散热系统的原理图,看不懂也没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让凉“水”不断去“抚摸”滚烫的发动机,从而“浇灭”它旺盛的“内火”。不管你开的是三万块的五菱之光,还是七八百万的劳斯莱斯幻影,都有这么样一个发动机散热系统,而且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散热系统里的水
给发动机降温不像铁匠铺师傅给屠龙刀淬火那么简单粗暴,因为汽车上的设计还是挺复杂的,发动机的散热系统又是全封闭式,水道九曲十八弯而且贯穿在整个发动机内部,有些地方的水道还特别细,在这种工作环境下,水道里如果一直都是自来水在流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1.来水在高温下会产生水垢,时间久了容易堵塞水道。水垢对于细细长长的水道来说就是排不出去的垃圾。烧水壶内壁上的白垢看过吧?嗯,就是这个意思。

2.水具有腐蚀性,发动机和散热系统在高温下与水接触,就会遭遇腐蚀生锈。
3.一旦气温低于零度的时候水就会结冰,水在结成冰后体积会膨胀容易把水道撑爆,结冰后就没法流动了啊。

为了避免以上这几个问题,我们最好找一种没有这几个缺陷的液体去替代水。
那就是用防冻液去替代水,不容易产生水垢,没什么腐蚀性,有很低的冰点(市面上常见的是-25℃~-35℃),你看是不是完美地解决了上面的三个问题,所以我们买来的汽车里都是用防冻液给发动机降温的,而不是水。
防冻冷却液更换周期大约多久?

大部分的家用轿车都是每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更换 一次。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的更换周期,大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更换,因为多走一两万万公里或者使用周期延长多一年半载左右,问题也不大。如果用车强度大的话,就可以提前更换。
不过在还未更换防冻冷却液期限内,要是发现防冻冷却液少于最小的刻度值(防冻冷却液正常的容量应在MIN和MAX之间),就要及时增加,不然会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能。
如何添加防冻冷却液?

说到添加防冻冷却液,这里又有注意事项,就是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间的防冻冷却液不要混合使用,避免因化学成分不同导致防冻冷却液失效。
汽车的冷却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以正常来说防冻液的消耗很少。因此,大家不用更换的太过频繁,一般车型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就可以了!像一些豪华车比如奔驰,防冻液的更换周期甚至达到了10年或20万公里。
由此可见,实际上防冻液的更换周期很长,车主只要按照用户手册上的期限更换即可。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