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但是到底什么时候使用外循环,什么时候使用内循环呢?对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使用,有些驾驶员朋友是没有搞清楚的。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时候使用外循环,空气质量比较差的时候使用内循环,平时没有使用空调也应该将空调调整为外循环。

车辆空调内循环实际上就是将车内的空气吸入,然后再从空调出口吹出来,如果开车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就会导致车内空气混浊,从而让驾驶员产生疲劳感,同时还会滋生各种细菌。而外循环则是将车外的空气吸入车内,那么车内的空气就会被置换。

如果是长时间开车,诸如跑高速,那么就应该开启外循环,这样能够保证新鲜的空气进入车内,能够减少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驾驶员就不会那么容易感觉到疲劳。并且高速公路的空气相对都是比较好的,所以使用外循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是污染比较大的路段、区域,那么则应该开启车辆的内循环,因为车位的空气会更加混浊。

空调一般是在比较热或者是比较冷的天气,这时候估计很少有人会在意车辆是否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其实,如果是空气比较好,那么也应该将车辆的空调开成外循环,那么车辆的空调管道与外界之间是连通的。虽然空调没有开启,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速太快了,那么自然风也会随之进入车内,那么车内依然是新鲜的空气,也不会增加能耗。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将空调打到暖风的位置,这样吹出来的风会是热风,而应该将空调打到冷风位置,这样吹进来的风就是自然风了。
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
利用外循环,可以呼吸到车外的新鲜空气。高速开车,时间长了就觉得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又不能开窗,就应该利用外循环打点清风进来;冬天送暖风感觉太热,可关掉风机,打开外循环,既保持车内温度,又有新鲜空气,感觉会更舒服。

但如果开空调是为了降低车内温度,此时就不要开外循环。可隔段时间开一下外循环,更换点新鲜空气。有人在夏天用空调老抱怨制冷效果不好,其实是一不小心设置成了外循环状态,车外的热空气源源不断流进车内,温度当然就降不下来。所以你要制冷效果好就一定要设置为内循环状态;如果气温不是太热,打一点空调调节一下,就可以开到外循环,这样既有冷气,又有清风,人就比较舒服。

1、人在进入汽车后的短时间内,就应该打开车窗或开启外循环通风设施,引进新鲜空气,不能在封闭车窗、车门状况下,长时间行车,更不能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2、购买新车后,应当像新装修住房那样,尽可能地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以便尽早让车内的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3、在开启空调和暖风时,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4、在遇到堵车严重的地段,应当把空调、暖风开关暂时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开窗行驶的车辆应暂时关闭车窗。车主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根据车外空气状况,及时调整车内空调循环系统。5、新车的前6个月内一定要加强通风,定期清洗车内空调,尽量保持车内空气新鲜,特别注意不要用香水或空气清新剂掩盖车内的异常气味。
【内容来源于汽车之家论坛】